深一度|丘索维金娜最后一跃!30年传奇落幕,致敬英雄母亲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宇 蒲垚磊 发自东京 实习生 郁凯程
丘索维金娜正式告别赛场。
“在领奖台前,人人都是一样的,不管你是40岁还是16岁。”
体操流淌在丘索维金娜的血液中,从前是,现在也是——在25日刚刚结束的女子体操资格赛中,46岁的丘索维金娜获得14.166分的成绩,无缘跳马决赛。
当她完成最后一跳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许多其他国家的选手也上前向她致意。
这就是丘索维金娜留给世界的最后一跳,传奇就此走过30年。
丘索维金娜抹着眼泪。
“东京奥运会将是我的最后一跃”
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41岁的丘索维金娜代表祖国乌兹别克斯坦参赛。
她在跳马决赛中使出“死亡之跳”,彼时全世界只有5人成功完成过,她的拼命一搏在落地时以失败告终,却意外得到了全场观众的呐喊。
而留在那张布满褶皱的脸上的,是说不出的遗憾——观众心里都清楚,她不只在和对手比赛,还在和自己较劲,和时间较劲。
最终丘索维金娜止步于第七名,夺冠的“黑珍珠”拜尔斯比她小了整整22岁,甚至比她的儿子阿利舍还小两岁。
拜尔斯对她的评价充满敬仰,“她太伟大了,如果我是她,我肯定没法坚持这么久,估计最多30岁就到头了。”
丘索维金娜在东京完成最后一跃。
虽然在里约她没有获得奖牌,但是为了向丘索维金娜身上这种拼搏的奥林匹克精神致敬,主办方将她请站上了领奖台,播放了她在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集锦。
而这个致敬的时刻似乎是来得有些早。
2018年的雅加达亚运会,43岁的丘索维金娜抱着卫冕的希望到来,跳马决赛依旧是她的主场。在一众“00后”中间,她比所有选手的年纪大了2.68倍——最终,她拿下了银牌。
那时她的内心就有声音在召唤着,要跳到东京奥运会,为了家人、为了祖国,为了对体操的热爱。
在2019年,丘索维金娜如愿取得了东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但疫情的冲击导致2020东京奥运会延期举办,这打乱了所有运动员的备战节奏,而乐观的丘索维金娜依然决定要在奥运赛场上再享受最后一次为她响起的舞曲。
“我一直都计划在东京奥运会后结束我的职业生涯,现在我也不想改变计划,这只意味在体操馆里再备战一个赛季。”
从为了儿子,到为了自己
“在我小的时候,参加比赛只为追求结果。当我儿子生病时,我只能靠比赛赚钱为儿子治病。但现在,我终于可以把比赛当成一种享受并获得巨大快乐。我现在为自己而比赛。”
丘索维金娜曾穿着三个不同国家的队服参加奥运会(独联体代表团,德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这在奥运会历史上绝无仅有。然而在这神奇纪录的背后,蕴藏着的是她的曲折故事。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年仅17岁的丘索维金娜就代表独联体获得过女子体操团体金牌。随后,她又连续两次获得体操世锦赛的奖牌。
但当她两岁的儿子患上了白血病,一切都变了。
丘索维金娜和儿子。
噩运降临在这位母亲的身上——为了救自己的孩子,为了偿还高达12万欧元的治疗费,她逼着自己朝体操全能型发展,有的时候她会参加全部女子项目的比赛,为的是拿到更多的奖金。
“我想我必须重新回到赛场了,为了阿廖沙我必须挣钱。”
丘索维金娜曾说,一枚世锦赛的金牌就意味着3000欧元的奖金,为给儿子治病她必须忍着伤痛坚持参加所有比赛,只为拿到更多奖金。
之后德国体操界伸出了援手,不仅为阿廖沙筹钱治病,也帮助丘索维金娜重新恢复体操训练。
为了感恩,她在2006年加入德国国籍,并代表德国体操队参加了2008年和2012年的奥运会。在北京奥运会上,她凭借以自己命名的“丘索维金娜跳”摘得银牌,这也是德国62年来首枚体操奥运银牌。
但是许多乌兹别克斯坦人并不理解,甚至骂她“卖国贼”。丘索维金娜没有过多解释,只是默默承受——“德国为我做了太多,我只能这样报答。”
更幸运的是,北京成为了丘索维金娜的福地——“我参加完北京奥运会回到祖国,他们通知我,我的儿子完全康复了。”
心中的一块大石落地后,丘索维金娜终于可以为自己而战,为热爱而战。
2012年,她在伦敦奥运会跳马决赛上只获得第五,但仍收获了观众最热烈的掌声。归去之后,丘索维金娜再一次宣布退役,然而这只是一个冲动的决定。
“前一天晚上我跟所有人说,我要退役了,但在第二天早上醒来之后,我还是改变了主意。”
2013年,丘索维金娜申请脱离德国籍,恢复乌兹别克斯坦籍。3年后的里约奥运,她代表祖国出征,成为了众人眼中的传奇,也让人再次看到她对于体操的热爱。
“虽然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潜能,我只是单纯热爱这项运动。我喜欢给观众带来快乐,我也享受我在场上的每一次表演。”
丘索维金娜,光芒万丈。
那杆被夺走的旗,早已在世人心中
丘索维金娜被选为乌兹别克斯坦在东京奥运的女旗手,让展现奥运精神的传奇人物举旗,这原本是众望所归,可未曾想到她却遭遇了“旗手风波”。
在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前的几个小时,第八次参加奥运会的丘索维金娜接到了乌兹别克斯坦代表团的通知,她的旗手资格被剥夺——跆拳道女选手图尔孙库洛娃取代了自己的位置,走在了队伍的最前方。
东京奥运会前,丘索维金娜非常憧憬作为旗手入场的美妙时刻,毕竟这将是自己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了。
教练拥抱丘索维金娜。
当得知自己的旗手身份被替换时,丘索维金娜相当愤怒,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本没有人给我解释原因,只是通知我不用去了,我的参赛积极性备受打击,被扼杀了。我们都是人啊,他们这样做太不应该了!”
丘索维金娜的新闻发言人别洛利佩茨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是难掩愤怒:“她参赛并担任旗手的故事已经传开了,但是现在,你们能够想象她此时此刻的状态吗?为什么要让一位世界体操传奇名将如此受辱?”
乌兹别克斯坦的操作令人难以理解——这一杆国旗代表的不仅是丘索维金娜的成就与贡献,还有她不愿向46岁的自己妥协,为保持竞争力而不断的坚持……
而正如伦敦与里约的奥运赛场上那样,即使丘索维金娜未能摘牌,她仍然获得了全场观众的认可。
即使举起乌兹别克斯坦国旗的人不是丘索维金娜,她也已经赢得了世界的掌声,当之无愧地扛起了那面象征奥林匹克精神的大旗。
责任编辑:腾飞
杭州亚运会·人物 致敬传奇!——你可能不知道的丘索维金娜
新华社杭州9月30日电(记者岳冉冉、杨德洪、卢羡婷)杭州亚运会上,大家把热烈的掌声献给了这位属于天空的女战士——丘索维金娜。大家熟识她可能是从那句“你未痊愈,我不敢老”开始。
9月29日,丘索维金娜在发布会上。新华社记者 张浩波 摄
作为女子体操赛场罕见的年近50岁的老将,丘索维金娜的故事一直被人称赞。作为一个白血病儿子的母亲,为了给娃筹款治病,她在跳马上不停翻转,让世人动容。
第四的掌声
9月28日的黄龙体育中心体育馆,灯若星焰,人声鼎沸。杭州亚运会体操女子跳马决赛来到终章,丘索维金娜最后一个出场。
冲刺、上马、飞旋、落地,两套动作行云流水,快如闪电!张开双臂的“丘妈”目光如炬。
9月28日,丘索维金娜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最终,丘索维金娜以0.15分的微弱差距,与铜牌失之交臂。当“13.383分,第四名”的成绩出现在大屏幕上,“丘妈”眼中闪过一丝落寞,但她很快调整情绪,主动去拥抱了冠亚军,微笑着向她们表示祝贺。
“没有拿牌,遗憾吗?”
“有点可惜,毕竟差点登上领奖台,但现在我已经从刚才的氛围中走出来了。生活不会就此结束,我还将继续前行。”接受采访时,“丘妈”状态松弛:“通过这场比赛,我更加明确了一点,那就是在奥运资格赛前,自己还要在哪些方面改进。”
毕竟,巴黎奥运会才是丘索维金娜的大目标。“我甚至比以前更加充满能量!”
决赛后的第二天,丘索维金娜去游览了西湖,当天恰逢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丘妈”除了喝龙井,还吃上了月饼,“味道非常好,我很喜欢。”“丘妈”说自己知道中秋节的涵义,在她心中,家庭永远放第一,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20世纪70年代末的塔什干,有个淘气的小女孩被幼儿园拒收。那时,为了不让女孩独自在家,母亲让正练体操的哥哥带她去了训练场。
执拗的女孩不想加入体操女队,而是加入了体操男队,和男孩们一起练了一年。这个特立独行的女孩就是丘索维金娜。
17岁,正是女子体操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幸运的她获得了代表独联体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机会。
当时,整个队里云集了博金斯卡娅等一众名将,个个身怀绝技。丘索维金娜回忆说,当时能进入奥运队比赢得奥运冠军更难。“当我听说自己能去巴塞罗那,很激动。我们都明白,这个阵容输不了。”
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团夺冠后,丘索维金娜在1998年同乌兹别克斯坦摔跤运动员克帕诺夫结婚,儿子阿利舍的出生,为这个家庭带去了欢乐。但天有不测风云,2002年成为了丘索维金娜命运的转折点。
2002年10月5日,丘索维金娜在釜山亚运会女子自由体操决赛中。新华社记者赵迎新摄
在结束釜山亚运会后,丘索维金娜得到一个五雷轰顶的消息:儿子被确诊为白血病。“我在釜山拿了四枚奖牌,包括两枚金牌,但不知为什么,命运在我最开心的时候却给了我最致命一击,我甚至还没来得及享受成功的喜悦。”
为获得更多的比赛奖金及更好的救治条件,丘索维金娜变卖家产、疯狂参赛,她举家搬到德国,代表德国队比赛。她从不避讳说复出是为了赚钱,是为了赢得更多奖金,她的那句“你未痊愈,我不敢老”打动无数人。
一想到生病的儿子,丘索维金娜就心如刀绞,“那个时期,是体操给了我宽慰。做着喜欢的事,让我没那么难受,负面情绪也不会占据我的大脑。”
之后的“丘妈”不敢生病,不敢受伤,她担心稍有差池,就无法支付孩子昂贵的医药费。
女子体操的黄金年龄一般在16-20岁左右,当时年近30岁的她要与世界顶尖选手较量,代价巨大,但“丘妈”没有退缩,“对我来说,儿子就是全部。我从没有在儿子面前哭过,我总是在他面前微笑。只要他还没好,我就会一直坚持比下去。他就是我的动力。”
一场又一场,“丘妈”成为不老神话。
你未痊愈,我不敢老
中国是“丘妈”的福地。2008年,丘索维金娜参加北京奥运会,获得了跳马银牌和全能第九。那一年,她33岁。
从北京奥运会载誉归家后,“丘妈”也被告知儿子在与白血病经过6年的斗争后得以康复。
“我当时忘了银牌,忘了一切”“即使再有五枚金牌也不会带来这样的快乐”“我生命中最大的胜利是战胜阿利舍的病魔”……
丘索维金娜回忆说:“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儿子的病情都还不明了,登上领奖台时,我感觉体育馆里只有半个我,另半个我和阿利舍在一起。”
2008年8月17日,丘索维金娜在北京奥运会女子跳马颁奖仪式后展示银牌。新华社记者任珑摄
当儿子逐渐康复,在德国已功成名就的“丘妈”选择回到乌兹别克斯坦。“当你在30岁时搬到另一个国家(德国)时,你很难习惯它。因此,当儿子病愈,我就决定回到祖国。”
除了儿子,丈夫克帕诺夫是丘索维金娜生命中另一个重要的人,他曾经是一名古典式摔跤运动员,拿过亚洲冠军。回忆过往,丘索维金娜说:“生活有时就是这样,当你遇到一个对的人,你会立即意识到,你将与他共度一生。我们像磁铁一样相互吸引。”
为了照顾生病的儿子,克帕诺夫早早退役,“我一生都感激他给了我继续比赛的机会。”丘索维金娜说。
如今两人在一起快30年了,丈夫在塔什干开了一所摔跤学校,还承担了洗衣做饭等家务。早已康复的阿利舍正在德国上大学。“丘妈”说,儿子将来想成为一名老师。
你已痊愈,我为己战
儿子痊愈后,“丘妈”依旧活跃在赛场。
奔跑、跳跃、翻滚……为了保持竞技状态,她每天需要训练三个小时,“我真的喜欢体操,直到今天,我还像过去一样热爱。”
“我不是为了给谁做榜样,或者达到什么纪录,我做这一切只为我自己,我相信我还可以继续拿奖牌。”
本届亚运会上,有记者问她:“是不是在心中已经做出了退役决定,只是不说出来而已?”“丘妈”否认,“难道你们不喜欢继续在赛场上见到我吗?”
9月28日,丘索维金娜向观众致意。新华社记者 程婷婷 摄
人们常问她“常青”的秘诀是什么?“丘妈”总结了几点:独立思考,不回避问题,与教练一起找办法,科学高效训练和合理饮食。
“丘妈”说,自己现在每天就练三个小时,结合身体状况和比赛项目,时间练长了反而得不偿失。“每一次额外的跳跃都是浪费能量。事半功倍的训练,更能感受到乐趣。”“我更关注健康,如果有伤,我宁愿多等几天,再开始训练。训练中,我会努力把每一个动作都做完美。”
超重的问题从来没有出现在“丘妈”身上,合理饮食让她始终维持在44公斤左右。“教练从不禁止我吃,如果我想吃蛋糕,可以随时吃。但如果训练中出现了状况,教练就会问,‘不应该多吃吧?’我自己就明白了。”
“很多人问我,是不是一个人练,是不是不需要教练?我的回答是——肯定需要!教练下达任务,我执行。训练之外,我们可以无话不谈,但在训练场和赛场,我们就是师徒,我必须服从教练。”
当听到有记者评价她“可能是杭州亚运会人气最高、最受欢迎的运动员”时,“丘妈”笑了:“会不会是因为我年龄大呢?”
9月25日,丘索维金娜向观众致意。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您如今参赛的动力究竟是什么?”有记者追问。“就像我多次说过的,体操让我如此幸福和开心,我为什么要结束、放弃我喜欢做的事呢?”
里约奥运会上,当时41岁的丘索维金娜第七次走上奥运会赛场。东京奥运会上,“丘妈”第八次出现在奥运赛场,那时的她46岁。
如今的丘索维金娜正在为参加2024年巴黎奥运会做准备,力争先获得奥运会资格。
如能遂愿,那将是“丘妈”的第九届奥运会,她将创造全新的历史。(参与记者:王浩明、王君宝)
相关问答
丘索维金娜的故事概括?
丘索维金娜是当今女子体操项目上罕见的高龄选手,她之所以现在还拼搏在世界体坛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患有白血病的儿子挣得医疗费。其他:她已经参加了四届...